(註: 分析師的看法, 以及估值, 我會放在另一篇文章裡.)
首先, 先來看一下MSFT上季對這季的展望. 尤其, 我會把焦點放在雲端業務上, 因為這是成長主力, 也是眾多投資人與分析師關注的焦點.
從上圖可看到, Azure的成長是預估31-32%. 實際結果呢? 35%(如下圖). 不僅達標, 且超過預期. 也等於雲端業務的成長加速了.
下面是下季在雲端方面的展望:
下面摘要一些高層說的, 關於雲端跟GenAI的內容:
我們繼續看到對我們的雲端和人工智慧產品的強勁需求,因為它們可以幫助客戶提高生產力、提高效率並發展業務。
我們繼續擴大數據中心的容量。僅本季度,我們就在四大洲的 10 個國家開設了數據中心。
在雲端遷移方面,我們看到各行各業的客戶需求都在不斷增長(accelerating demand)……..
本季,我們也看到分析消費(analytics consumption)的加速。 Microsoft Fabric 擁有超過 21,000 名付費客戶,較去年同期成長 80%。 Fabric 將資料倉儲、資料科學、即時智慧以及 Power BI 等資料工作負載整合到一個端到端解決方案中。
Microsoft 365 Copilot 旨在促進人工代理的協作,目前來自不同地區和產業的數十萬客戶都在使用 Copilot,較去年同期成長 3 倍。我們的整體交易規模持續成長。本季度,我們看到回頭購買更多座位(seat)的顧客數量創下了紀錄。我們還會更進一步。就在上週,我們宣布了一項重大更新,將代理商、筆記本、搜尋和創建整合到一個新的工作框架中。我們的新研究員和分析師深度推理代理商分析大量的網路和企業數據,以直接在 Copilot 中按需提供高技能的專業知識。除了橫向知識工作之外,我們還為每個角色和業務流程引入代理商。我們的銷售代理將聯絡人轉變為合格的銷售線索,並透過銷售聊天代表快速了解新帳戶。我們的客戶服務代理正在轉達客戶的詢問並幫助服務代表更快地解決問題。借助 Copilot Studio,客戶可以擴展 Copilot 並以無程式碼、低程式碼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代理程式。
超過 23 萬個組織(包括 90% 的財富 500 強企業)已經使用 Copilot Studio。借助 Copilot Studio 中的深度推理和代理流,客戶可以建立執行更複雜任務的代理,還可以處理文件處理和財務審批等確定性場景。他們現在可以建立電腦使用代理,在桌面和 Web 應用程式的 UI 上採取行動。只需單擊一下,他們就可以將任何 SharePoint 網站轉變為代理程式。光是本季度,客戶就在 SharePoint 和 Copilot Studio 上創建了超過 100 萬個自訂代理,季增 130%。
我們也持續憑藉一流的人工智慧能力贏得新客戶。我們提供來自 Adobe、Canva 和 Zoom 等合作夥伴的越來越多的 AI 應用程式。就在上週,我們向所有 Copilot+ 電腦推出了 Recall、Click to Do 和 Windows Search 等獨家 AI 體驗。
我們繼續看到客戶群和各地區在M365 Copilot的成長。付費 M365 商業席位年增 7%,達到 4.3 億美元以上。 雖然我們繼續看到所有細分市場的安裝基數不斷擴大,但成長主要來自我們的中小型企業和第一線員工產品。
在 Azure AI 服務中,我們比預期更快實現了容量上線。
另一個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就是資本支出的問題:
我們預計下一季的資本支出跟上季差不多(at similar levels)增加。 H2 資本支出總額與我們 1 月 H2 指引相比保持不變。提醒一下,雲端基礎設施建設和融資租賃交付時間可能會造成季度支出變化。
在 2026 財年,我們預計將繼續投資以應對強勁的需求訊號,包括我們需要在整個 Microsoft Cloud 上交付的客戶合約積壓。
其他:
在我們的人工智慧服務中,雖然我們繼續按計畫上線資料中心容量,但需求成長速度更快。因此,我們現在預計 6 月以後人工智慧產能將受到一些限制。
我們也對量子電腦在雲端系統領域的下一個前沿領域感到興奮。除了將我們的量子堆疊安裝在合作夥伴的機器上之外,隨著 Majorana 1 的推出,我們在實用規模量子電腦的道路上也取得了真正的進展。
截至 4 月份,我們商業業務以及 LinkedIn、遊戲和搜尋領域的需求訊號保持一致。
財務數字, 我最關注的就是FCF margin: 29.0% (上季9.3%). 進步很多. 資本支出最艱難的那一段時間應該是過去了.
所有資訊內容僅供使用者作為參考之用途,不構成任何個人或機構之意見或判斷,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作者亦不保證其各項資訊內容之完整性、即時性及精確性。使用者若欲參考各資訊而進行任何投資或其他特定目的行為,仍應審慎評估後為獨立判斷,若因而導致任何直接、間接、附帶損失,皆應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作者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