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
Global Blue是這次財報的重點. Global Blue是FOUR有史以來最大的併購(花了26億美元). 併購Global Blue並不會立即產生綜效(分析師說,綜效可能要到2026才會出現.不過上季高層有說”我們非常有信心在 2027 年底前透過此交易實現 8,000 萬美元的收入綜效”).
上面這點倒無妨. 不過我覺得投資人會在意的, 是公司也因為這個併購, 籌措資金, 這顯然也影響到了公司的財務狀況. 而高層在上季就說了併購Global Blue的事情了, 但關於如何籌措資金這麼重要的事情, CFO在上季的財報中卻沒有說明. 我覺得這對投資人來說不公平.
FOUR是一家不斷靠併購來成長的公司. 之前的併購比較小, 也都整合的挺不錯. 這次新CEO上任(原來的CEO/創辦人去董事會了), CFO又準備離職, 所以高層要有良好的執行力, 才能度過這個大挑戰. 我自己是會持續觀察這家公司, 不過可能暫時會先賣掉(全部? 部分?)持股了.
業務狀況
宏觀經濟
整體消費趨勢:消費者支出趨勢被高層描述為“與我們長期以來所見基本一致”,沒有重大意外。情況被視為“穩定”。
餐飲業:餐飲業面臨一些「溫和」的壓力,同店銷售額略有個位數下降。然而,在新冠疫情後幾年的強勁表現之後,公司甚至在出現這一趨勢之前就已經預見到了。這種壓力在國際市場上則不那麼明顯。
酒店業:酒店業務“略顯平淡”,但表現良好,尤其是考慮到其經歷了幾年強勁的旅遊業。高層指出,目前許多旅遊業集中在歐洲,這對他們的酒店業務和最近收購的Global Blue業務都有好處。
未來展望與風險:公司維持其有機成長預期,CFO補充說,自 2024 年中期以來,他們的消費環境一直保持穩定。她認為目前的市場狀況在公司計畫的預期範圍內,沒有出現重大新的不確定性。該公司在不確定時期的韌性也得到了凸顯。Global Blue的加入使其對零售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目前為止尚未觀察到任何令人意外的趨勢。
五月剛完成Global Blue的併購, 又併購了澳洲的SmartPay.
財務狀況
Operating income growth很好. 不過多財務數字都不佳.
Adjusted EBITDA margin: 21.2%. 如果沒有併購的話, Adjusted EBITDA 會是 53%. 顯然Global Blue的併購拉低了獲利. 而高層在Q&A中也還是表明, 未來會繼續以前的策略(不斷併購).
第三度沒有提高全年財測. 這有引起分析師的關切.
2025 年 5 月籌集了約 33 億美元的資金,主要原因有二:
為收購 Global Blue 提供資金:此次融資為該公司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收購提供了必要的資金,該收購的企業價值約為 25 億美元。
償還短期債務:部分資金用於償還現有債務,從而實現了資本結構多元化,並使其新的債務發行(包括以歐元計價的債務)與其不斷增長的歐洲業務保持一致。
這會讓淨槓桿率到年底的時候達到3.5倍(意味著FOUR的淨債務是其調整後EBITDA的3.5倍)。換句話說,該公司需要大約3.5年的當前現金流(EBITDA)才能償還所有淨債務。(註: 在2024年底的時候, FOUR的net leverage是2.5)
不過高層有提到,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期望從更高水準的經營槓桿中受益…..”
關於毛利: CFO預計今年剩餘時間的毛利率將與第二季 (Q2) 的趨勢相似。
收購 Global Blue 將產生收購會計影響,攤提也會影響毛利率線。
高層與分析師的Q&A (Global Blue是這次問答中的重點)
問: Shift4 在小型收購、推出 SkyTab、整合系統和移除品牌方面執行得非常出色。Global Blue看起來確實是截然不同的資產。它規模更大,面向的消費者地理位置也更遠。那麼,你們的整合策略是從什麼樣的角度發展而來的呢?你們還採取了哪些保障措施,以避免像業內其他公司在擴張轉型或併購時那樣出現策略性失誤?
答 (由Gemini整理): 汲取過往經驗:公司從以往的國際收購中吸取了教訓,由於監管方面的障礙,收購過程往往比預期耗時更長。然而,此次收購Global Blue的交易在預期時間內完成。
主要目標:不擾亂Global Blue的成功:此次收購的首要目標是保持Global Blue過去五年來的強勁發展勢頭。FOUR正在謹慎行事,避免擾亂Global Blue的日常運作。
整合方式:公司正快速整合財務、法務和人力資源等標準企業職能。然而,他們在整合核心業務方面採取了更緩慢、更謹慎的方式。
領導架構:為確保平穩過渡,Global Blue執行長雅克被任命為Shift4 International總裁。這個新職位將使他能夠為公司所有美國以外的職能部門建立一致的組織架構,同時確保Global Blue的核心免稅購物 (TFS) 業務繼續取得成功。
長期交叉銷售策略:公司將逐步向Global Blue的客戶推出更廣泛的支付產品。與規模較小的國內收購相比,此次交叉銷售將是一個更循序漸進的過程,以確保不會危及Global Blue現有的成功。
(由Gemini整理) CEO回答關於該公司交叉銷售潛力的問題,特別是「1兆美元」的交叉銷售機會,其中一半來自對Global Blue的收購。
以下是重點總結:
剩餘5000億美元的來源:交叉銷售機會的另一半來自先前一系列的收購:
Givex:一家大型禮品卡公司,在耐吉等大型零售商中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音訊不清楚]:一家支付金額約300億美元的支付網關。
Revel:一家銷售點 (POS) 提供者。
「漏斗」類比:CEO將他們的策略描述為透過這些收購來保持「交叉銷售漏斗盡可能地充盈」。這為他們提供了龐大的目標客戶群。
主動的客戶興趣:CEO指出,一些Global Blue的客戶已經主動聯繫他們,承認他們目前支付系統的複雜性,並表示希望透過單一供應商簡化這些系統。
價值主張:Global Blue交叉銷售策略的核心是其強大的產品組合,CEO表示,這使得他們在酒店、餐廳、體育場館以及如今的全球零售領域成為行業領導者。他們相信,客戶更容易接受已經為他們提供核心功能的公司的資訊。
(由Gemini整理) CEO概述了公司向Global Blue商家交叉銷售支付解決方案的策略,重點介紹了他們針對不同類型客戶的方法以及實施時間表。
以下是重點摘要:
小型商家 vs. 大型商家:公司了解到,小型自營商家的決策和新系統實施速度遠快於大型企業客戶。因此,他們的策略是先專注於小型商家。這也很有利,因為小型商家通常擁有較高的交易價差(利潤率)。
初始產品:他們計劃向Global Blue小型商家推出的第一款產品是一款「一體化」支付終端。該設備將整合多種功能,簡化銷售點的免稅購物流程。該解決方案旨在將大型奢侈品零售商(例如巴黎的路易威登)的無縫體驗帶入小型精品店和商店。
大型商家的「難題」:對於大型商戶,公司已著手進行更複雜的集成,以將其支付解決方案與零售商現有的軟體連接起來。雖然這些整合需要更多時間才能最終確定和實施,但一旦完成,將帶來大量的交易。
Global Blue的專業知識:CEO強調,Global Blue在提高商家免稅退稅成功率和提供卓越消費者體驗方面擁有卓越的業績記錄。該公司計劃利用這些專業知識,將同樣的高水準服務帶給Global Blue生態系統中更廣泛的商家。
積極主動的客戶意圖:CEO嘉賓指出,一些Global Blue的客戶已經主動聯繫並表達了簡化支付堆疊的興趣,這表明市場對公司解決方案的需求十分強烈。
(由Gemini整理) CEO回答關於Global Blue財務貢獻和成長率的問題,尤其是與公司整體業績的關係。
以下是重點摘要:
Global Blue的業績:CEO表示,Global Blue的收入貢獻與其作為獨立上市公司設定的預期一致。他們此前曾預計中期成長將達到「十幾倍」的水平,而業務表現也持續符合這一趨勢。
貨幣動態:CEO承認,貨幣匯率,尤其是美元貶值,對Global Blue的業務有著複雜且有時違反直覺的影響。雖然美元貶值在換算歐洲收益時可能看似有利,但實際上它可能導緻美國遊客減少在歐洲的購物,從而對Global Blue的業務產生負面影響。CEO承認,他們需要更好地向投資者解釋這些動態。
整合與綜效:公司預計下半年收購 Global Blue 不會帶來顯著的綜效或交叉銷售效益。這是一項經過深思熟慮的策略,因為他們希望在推動快速整合之前,先花時間妥善開發產品解決方案並與客戶互動。
財務報告:報告顯示 Global Blue 的收入貢獻基於其獨立業績,公司已在其材料中提供了財務橋樑,以幫助投資者了解這些數字如何轉化為公司的整體財務狀況。
未來展望:雖然不期望立即產生協同效應,但公司的產品和市場推廣團隊正在努力工作,並希望未來整合工作的成果能為投資者帶來「驚喜」。
問: 關於Global Blue,我再快速提一下。綜效在2025年不會實現,但顯然要從2026年開始。首先,我想了解具體的領域或攻略。我記得您之前提到過,DCC產品或許可以與國內許多飯店合作,這可能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領域。之後,我們還要思考一下Global Blue的中小企業業務,以及圍繞SkyTab和支付業務的機會。所以,任何能幫助我們思考營運順序、優先攻略方向的事情都可以。
答 (由Gemini整理) :CEO概述了公司整合Global Blue並實現協同效應的“攻勢計劃”,並將其分為兩個不同的領域:DCC 產品和更廣泛的支付交叉銷售。
以下是重點摘要:
動態貨幣轉換 (DCC) 產品:這是第一個重點領域。本公司已「緊鑼密鼓地」進行該產品的技術整合。他們計劃將其推廣到其現有的歐洲和美國客戶群。他們預計該產品將「幾乎立即」普及,因為它不會為商家帶來成本,反而可以真正成為收入驅動因素。實施將採用「二元化」的方式,這意味著一旦技術工作完成,他們將把它作為標準產品的一部分引入。
支付交叉銷售:這是一項更複雜、更長期的計劃。CEO重申,由於小型商家的決策流程更簡單,預計他們將更快採用新的支付解決方案。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26年中期,在足夠多的國家/地區擁有“全套產品”,以實現可靠的銷售。他們對此次整合採取了更「謹慎」的態度,因為他們不想破壞環球藍聯現有的成功商業模式。這不同於他們通常的收購策略,後者通常涉及更直接的整合。關鍵在於先做好軟體集成,確保商家和消費者都能獲得無縫的體驗,然後再推動快速的交叉銷售。
(由Gemini整理) CEO解釋了該公司進軍澳洲市場的決定,Toast TOST 0.00%↑ 等競爭對手也採取了同樣的舉措。
以下是重點摘要:
進入澳洲的便利性:澳洲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市場,因為美國公司進入該市場相對容易。這裡沒有語言障礙,產品監管要求也比一些歐洲國家簡單得多。這使得像 SkyTab 這樣的產品非常適合澳洲市場。
Global Blue的角色:收購Global Blue是關鍵因素。CEO透露,Global Blue在澳洲已經擁有一個規模雖小但表現出色的支付平台,服務數百家酒店。這讓該公司有信心在該市場進行更大規模的收購。
Smartpay 的價值:收購 Smartpay 被視為獲得強大分銷網絡的一種方式。CEO的策略是將在美國取得成功的產品和專業知識應用到已經擁有成熟銷售團隊的新市場。 Smartpay 為該公司提供了在澳洲成熟的銷售團隊,這將使該公司能夠快速擴展其產品和業務能力。
策略協同:CEO強調,Global Blue 的現有業務與 Smartpay 的分銷能力相結合是一個“絕妙的主意”,也是他們決定進行收購的關鍵因素。這項策略使他們能夠有效率地進入澳洲市場並實現成長。
(由Gemini整理) CEO介紹該公司在歐洲,尤其是在德國、英國和愛爾蘭的最新舉措。
以下是重點摘要:
Vectron 在德國:收購 Vectron 的過程漫長,但該公司現已「正式控制」 Vectron,並開始擴大運營,包括生產。其策略是將其支付產品與 Vectron 龐大的客戶群結合,並最終交叉銷售其 SkyTab 產品。由於特定的法規,德國市場需要更多客製化,但他們正在成功應對。 Vectron 的銷售團隊也正在拓展其在德國以外的業務,向新舊客戶推廣其支付產品。
英國和愛爾蘭:在英國和愛爾蘭,該公司擁有一支成熟的銷售團隊,並成功地將其 SkyTab 產品推廣給各種商家。CEO指出,這些歐洲企業的規模通常小於美國同業。然而,由於商家正在迅速採用其整合的軟體和支付解決方案,他們的「利潤率」(spreads)高於預期。
歐洲整體進展:CEO表示,他們在歐洲的所有計畫都「進展順利,符合預期」。他們提到,最初難以滿足產品需求,但現在他們已經擴大了入駐流程,並在該地區每月新增超過 1,000 家商家。
(由Gemini整理) CEO解釋為何該公司的「利差」(每筆交易的利潤率)目前超出預期,尤其是在歐洲市場。
以下是重點摘要:
過往商業模式:過去,該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在與大型企業客戶的「網關交叉銷售機會」。這導致每位商家的交易量很高,但平均利差卻較低,他們最初預測的平均利差將穩定在 60 個基點左右。
國際擴張與新策略:隨著公司國際擴張,他們正在增加不同類型的客戶。這些新的、規模較小的國際商家導致每位商家的平均交易量下降。
國際市場利差較高:儘管交易量較低,但該公司從這些國際客戶獲得的利差卻更高。CEO將此歸因於其整合產品的價值主張,該產品集軟體、支付和硬體於一體。這些商家願意為這種「一體化」解決方案支付更高的價格,這比他們購買傳統銀行終端的價格更高。
核保策略保守:公司對這些新的國際交易的核保策略非常保守,這有助於實現良好的利差表現。
未來展望:CEO認為,隨著公司持續全球擴張,並向國際市場推廣其整合解決方案的優勢,這些客戶帶來的強勁利差將持續下去。公司每位商家的整體交易量將持續成長,但「軟體加支付」產品的獲利能力依然強勁。
問:泰勒,或許可以問一個更高層次的問題,關於穩定幣如何融入商家收單流程。我們內部的觀點是,這不會造成任何干擾。不過,如果您對穩定幣如何融入消費商業感興趣,那就太好了。
答(請Gemini做了整理):
1. 公司作為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公司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商家接受任何他們認為有價值的形式的貨幣,包括穩定幣和其他加密貨幣。CEO舉了一個例子,幫助Global Origin接受這些貨幣用於太空飛行,展現了他們致力於走在「前沿」的決心。
2. 更廣泛的市場影響:CEO認為,穩定幣最有可能對跨國貿易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尤其是在高通膨國家。他認為,穩定幣為這些市場中希望持有不會快速貶值的貨幣的消費者提供了穩定的替代方案。
然而,他對穩定幣顛覆美國等成熟市場的可能性持懷疑態度。他認為,Visa 和 Mastercard 等傳統卡片網路提供了穩定幣目前缺乏的重要價值,例如詐欺保護、退款保險和獎勵。由於這些優勢,他認為美國消費者不會廣泛採用穩定幣進行日常交易。他還預計,監管審查將減緩許多市場對穩定幣的採用。
總而言之,該公司準備為希望接受穩定幣支付的商家提供便利,但發言人認為,穩定幣的顛覆性力量僅限於跨境支付等特定用例,並且由於缺乏消費者利益和監管障礙,不會取代發達經濟體的傳統卡網絡。
問: 泰勒,從你準備好的發言來看,你們似乎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展。我想,當我們思考未來一年半的一些有機成長機會時,你認為你們在哪些方面最有潛力實現超越?最大的風險又在哪裡?
答(請Gemini做了整理):
主要有機成長動力:
SkyTab:該公司的銷售點 (POS) 產品 SkyTab 表現優異,在全美乃至全美餐飲業都獲得了「驚人」的普及。
支付平台:FOUR的支付平台已成功應用於支援企業客戶的複雜交易,並快速擴展到新的地區,尤其是在歐洲,僅在短短九個月內就新增了數千家商家。
垂直產業專用產品:該公司專注於為飯店、餐廳和體育場等特定垂直產業開發世界一流的解決方案,並堅信這些解決方案將具有全球吸引力。
而實際上,該公司正在透過雙管齊下的策略來實現成長:一方面,利用 SkyTab 等核心產品及其支付平台推動強勁的有機成長;另一方面,利用策略性收購快速進入新市場,並向新客戶群交叉銷售其解決方案。
問:泰勒,您提到現在最有可能的情況似乎已經出現。如果您算一下,似乎有機成長在今年之後就能幫助您實現這一目標。我很好奇,如果我們考慮一下併購管道以及您未來兩年的計劃,我們是否應該預期這會是微乎其微的,因為您仍在整合Global Blue?然後,當我們考慮Global Blue的有機成長潛力時,我認為這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例如,它是否相當於,或者說,會稀釋Global Blue之外的核心有機成長率?我只是在嘗試用演算法來思考最有可能的情況。
答:是的,當然。Global Blue將繼續——我們試圖在投資者日材料中闡述這一點。即使沒有透過併購增加客戶,業務的有機貢獻仍然相當強勁,我們認為在未來幾年內,這個數字應該在15%左右。所以,是的,我們相信我們將核心產品推向新市場的能力非常強大,而且我們在這些市場的產品定位也非常好。
Global Blue為我們拓展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因此,我們試圖以一種我認為比較保守的方式來體現這一點,也就是讓投資者自行選擇冒險方式:Global Blue繼續保持現狀,或者放慢速度,我們引入交叉銷售。無論哪種方式,最終都能達到相同的目標。我認為這兩種情況都不太可能發生。我認為他們會繼續執行,我們會推出產品。而且我認為他們的發展速度會超越他們傳統的做法和我們預測的程度。我認為,當你把他們的能力和人才加入我們的產品組合時,就能相當輕鬆地實現這一目標。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我們打算將資金再投資於改善市場定位或市場通路的方法。我對此非常堅定,我知道這多少有些爭議。 Vectron 銷售團隊在德國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助力,讓我們得以進入該市場,而不是孤軍奮戰。我們相信 Smartpay 團隊也能在澳洲為我們帶來同樣的助力,就像在澳洲一樣,這就像在一個非常廣闊的世界裡,我們擁有兩個國家。
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合理的資本配置,能夠加快產品在這些市場的推廣,我們也打算這樣做。我想說,在人們考慮將 Global Blue 和 Shift4 合併後的短短一段時間內,我們已經覆蓋了比以前多 50 個國家,這正在顯現。我的意思是,我們擁有大量的機會來建立成熟的銷售團隊,並將它們引入進來,為他們提供產品賦能。
問:您能否介紹一下旅遊趨勢對Global Blue的影響?Global Blue上月度更新顯示,銷售額和門市成長顯著放緩。今年夏天情況有好轉嗎?目前來看,第三季的情況如何?
答(請Gemini做了整理): 該公司近期銷售成長放緩的勢頭已“有所緩和”,不過這種放緩並不會持續整個夏季。其他有助於改善前景的正面因素包括旅遊旺季普遍更加繁忙,以及消費者對關稅影響的擔憂有所減輕。該公司還受益於其以歐元計價的業績轉換為走強的美元。總而言之,雖然該公司的業務能夠抵禦匯率波動,但該公司密切關注美國和中國購物者的消費習慣,因為他們是其客戶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CEO的回答, 聽起來FOUR目前並沒有在這方面做投資.) 問: 代理商務顯然是目前金融科技領域的熱門話題。考慮到旅行預訂和酒店的用例,您是否正在積極投資技術或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探索代理商務的機會?您能談談您認為這對產業的影響嗎?
答: 是的,當然。我認為這與穩定幣的問題並無二致,我們認為關注產業發展方向是一項策略要務。我們確實認為代理商務能夠帶來一些跨越式發展。基本上,一家能夠創造正確解決方案的公司將憑藉技術的突破,遠遠領先市場現有企業。
話雖如此,旅遊業已經建立了許多成熟的營運模式,我們認為我們是其中的自然受益者。順便說一句,我們會投資這些技術,並投入大量時間進行開發。我們將運用一貫的策略,即當市場出現顛覆性變化時,我們應該自主開發、收購或尋求合作。
所以現在下結論還太早。我們並沒有忽視這一點,而且顯然我們也從其他酒店那裡聽到了很多關於這一點的消息。但總的來說,普通酒店並不想為了利用這些技術而改變整個技術棧,他們當然也不想要單獨的押金和單獨的對帳點。所以,無論出現什麼技術,我們都會在這方面保持相關性。
所有資訊內容僅供使用者作為參考之用途,不構成任何個人或機構之意見或判斷,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作者亦不保證其各項資訊內容之完整性、即時性及精確性。使用者若欲參考各資訊而進行任何投資或其他特定目的行為,仍應審慎評估後為獨立判斷,若因而導致任何直接、間接、附帶損失,皆應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作者概不負責。